提起“檔案”,你想到什么?
你想沒想過,封存在厚重文件柜中的檔案,也能組成一個重磅展覽?
由中央檔案館和新華通訊社舉辦的“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主題檔案文獻展近日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新館開展,檔案文獻成為展覽“主咖”。面對紙頁泛黃、浸透時光的獨特展品,怎樣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這份看點,值得收藏!
【看點一】檔案有力量
1990年6月2日,國務院批復了一份來自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的請示。
“五月四日《關于開發浦東、開放浦東的請示》收悉。黨中央、國務院原則同意你們的《請示》……”
批復不到800字,帶來的變遷卻是滄海桑田。改革開放高地浦東,從此傲立于世界的東方。
這份珍貴的批復,正是“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主題檔案文獻展中的一件展品。
檔案背后是歷史,檔案背后有故事。
漫步在“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主題檔案文獻展的展廳里,類似的檔案文獻比比皆是。張人亞用生命保存下來的中國共產黨第一部黨章孤本、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陳獨秀給東方大學15名中國學員的證明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一組重要批示……
一頁文件如何展開一個時代?一行決議怎樣改變中國?檔案有何力量,參觀完你就會明白。
【看點二】強強聯手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主題檔案文獻展由中央檔案館和新華通訊社舉辦。這樣的合作可謂前所未有。
一個是中央級國家綜合檔案館和全國檔案事業行政管理機構,一個是國家通訊社和世界性通訊社,二者聯手辦展,各自貢獻了“看家寶貝”。
中央檔案館珍貴的歷史檔案、新華社建社90年來積攢的照片檔案,組成了文獻、圖片、影像、書刊等多樣形式的展品,在切實豐富展覽信息量的同時,也極大提高了檔案文獻展的可參觀性。
一個細節千萬別錯過:不少展品旁都粘貼了二維碼,掃碼就可以觀看中央檔案館與新華社等媒體合作拍攝的紅色檔案微視頻,向你娓娓道來檔案背后的傳奇。
【看點三】首次公開檔案
為了辦好“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主題檔案文獻展,中央檔案館翻出了不少“壓箱底”的珍藏,許多檔案是第一次向公眾亮相。
你知道嗎,鐘南山在搞科研項目時,曾在自己身上取血27次!
披露這件驚人往事的,正是展覽中首度公開的一篇鐘南山文章。這篇文章寫于1980年,當時他是廣州醫學院的一名講師。
人們總是感嘆“國士無雙”,只有檔案知道,成為一名“國士”,需要走過怎樣艱辛的道路。
據統計,“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主題檔案文獻展中,有上百件首次公開的檔案、圖片,清晰還原了豐富的歷史細節。
【看點四】展陳思路別出心裁
如何展陳才能體現檔案展品的特點?主辦方在展陳思路和邏輯上下了不少功夫。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主題檔案文獻展共分為序篇和8個部分,以主題劃分展品成為展覽的一大特色。
“信仰的力量”“理論的力量”“組織的力量”“人民的力量”“斗爭的力量”“行動的力量”“制度的力量”“萬山磅礴看主峰”——8個部分各自主題分明而又有機聯系,深刻揭示了黨的性質宗旨、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檔案文獻展以獨特的形式作了展示。
【看點五】不一樣的黨史學習教育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史學習教育正在全黨上下深入展開。正當其時的“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主題檔案文獻展,為黨史學習教育搭建了一個新鮮獨特的生動課堂。
“聽著檔案背后的故事,我感受到了我們黨百年來不變的初心和恒久的奮斗。”一位參觀者在展覽留言板上寫道。
紅色檔案蘊含著黨的初心使命,記錄著黨領導人民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歷史。一份份珍貴的歷史檔案、一幅幅精彩的圖片、一幕幕鮮活的影像,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具體講述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守初心使命的感人故事,深刻詮釋了我們黨不斷取得勝利的成功密碼和力量所在。
檔案記錄歷史、啟迪未來。中國共產黨為何“百年恰是風華正茂”?“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主題檔案文獻展用精挑細選的珍貴檔案作出了回答。
現在,快拿著這份看點去參觀吧!
來源:國家檔案局
轉載:數字檔案管理